工业互联网,让制造业拥抱“智能+”

频道:教育新闻 日期: 浏览:46434

  东南网4月15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工业互联网有别于消费互联网,是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2018年被业界称为工业互联网元年,国内众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不少传统企业也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让工业互联网热再升温。

  福建的工业互联网起步较早,有一定产业基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福建涌现出若干在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及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传统制造业拥抱“智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渐入佳境。

  从设备连接到赋能工业

  “以前,为避免设备连接出问题,我们只能尽量购买相同品牌的设备,现在有了工业通用控制平台,更新设备就有了更大自由度。”日前,记者在紫金矿业进行采访时,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平台叫作IAP OS,是由我省的中海创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据中海创集团董事长陈米力介绍,该系统采用自主创新的“数据引擎”技术,破解了软硬件解耦、异构控制站兼容性等问题,从底层有效解决了各种设备、设施、装置、异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融合协同的世界性难题。“简言之,靠一套系统就能兼容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ABB等多个品牌、厂商、型号的工控设备,实现‘万国牌’设备在同一流水线上的协同。”

  连接只是赋能的基础。

  “我们的三个厂区建设时间不同、工艺维度有别、各厂独立管理,在IAP平台下,三厂数据能集中由公司统一调度管理,安全性与融合性大幅提升,生产线建设与维护成本显著下降。”福建金岳慧创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志鹏认为。

  由紫金矿业和中海创合资设立的金岳慧创,如今正为采矿行业量身打造“智能+”生态。“连接产生数据,以选矿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就能依数据波动做出趋势判断,进而控制工艺,确保生产稳定。另外,利用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通过兼容视频监控提供商的设备,可将生产问题、突发状况、社会冲突及时可视化展示,保证在非洲等海外地区的生产安全和应急响应速度。”刘志鹏说。

  据透露,IAP OS如今已成功应用在电力、化工、石化、智慧城市等多个关键行业,并为应用企业生成大量直接经济效益。

  同时,一些制造业企业也在积极打造适合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应用。

  在福耀集团,记者了解到,一个可实现高度柔性生产的“智能工厂”已现雏形。“现在一条生产线就可以生产数十种不同汽车玻璃,普通复杂度的玻璃品类切换只需1小时。从下订单开始,客户定购2000片汽车玻璃最快仅需一天时间即可完成。”项目负责人表示。

  这样的工厂需要全面应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也意味着要重整企业原有IT基础架构。“企业内部原有存上百套异构系统,就像N条高速公路,需要人为抓取数据。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就能将大量数据汇聚于一条信息高速路上,打通从研发、设计、工艺、制造到场景实现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端到端的快速响应。”该负责人介绍说。

  与之类似,九牧将传统垂直、封闭式的IT架构转变为云化、服务化的开放架构,成功打造泛家居个性化定制平台,提升与客户间的黏性;宁德时代直接对接车企云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指导生产,提高电池性能……

  畅行工业互联网,让福建工业经济活力四射。去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居东部首位;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位;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的企业数居全国第1位。

  “工业互联网能够对工业资源进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大价值。‘智能+’重要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信心和决心。”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立足企业到构筑生态

  如果把电商卖家换做成千上万的制造业企业,那工业互联网平台就像提供专业服务的“淘宝”。业内人士认为,只有打造连接大量企业和设备、承载海量应用和数据的平台,工业互联网才能释放集约效益。在我省,海创云、摩尔云、鞋创云等一批日渐成熟的平台如今在推动产业升级上便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工业软件在软件业中门槛较高,一个手机制造软件就涉及电路设计、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多种学科。工业互联网平台恰恰能把不同领域、大量行业专家的知识积累到一起,形成共享生态。”福建摩尔软件公司董事长刘平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摩尔软件打造的“摩尔云”就像建在云端的软件“工厂”。内设“仓库”,存放着摩尔软件在百余家大型企业MES系统上的知识积累。它们是开源的,可被开发者依需求提取出来,“装配”成成品(工业App)。同时,新成果同样可以留存于平台,既能作为“商品”出售或出租,也能作为新的“原材料”,在开发中实现迭代和复用。

  如今,摩尔云的客户涵盖了国内近百家工业软件开发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智能工厂集成商,他们又间接带动了电子、铸造等领域的7000多家制造业企业上云,构筑起一个工业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大生态。

  “过去工业软件开发成本很高,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而现在随着开发门槛降低,更多制造业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两化融合的红利。”刘平说。

  基于IAP OS系统,中海创构建了工业互联网生态型平台“海创云”,在工业控制领域也探索出了兼顾安全与开放协同的可行路径。“平台集合了工业协同设计方、平台运营商、工业大数据企业,以及包括浪潮、用友、昆仑数据等工业软件、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提供商等,为工业企业用户提供工业2.0到4.0的全方位技术支持服务。”陈米力说。

  从企业级平台出发,向行业级效应延展,已成为福建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路径。如友达光电、路达卫浴、盈趣科技等制造业企业以自有平台为基础,开发外向型云化软件,主动对接产业链上下游需求;西诚电子建成汽车零部件质量管控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为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质量策划整体解决方案。

  在地方,依托特色产业,一批极具特色的平台也应运而生。

  在泉州,由一品嘉公司和中皮院晋江院联合打造的“鞋创云”,为当地鞋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交付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并在打通信息流的基础上,形成供应链协同作业、化工原料集约采购等平台,为鞋服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持。

  厦门依托华为、中软国际、航天云网以及各大运营商探索适合当地产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华为公司创新中心和中软国际东南运营总部项目已成功落地,将着力打造厦门智能制造云和软件开发云两朵特色行业云。

  据不完全统计,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下,目前全省超过1.8万家企业实现上云,其中工业企业超过3000家,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从夯实基础到建章立制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化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发展工业数字经济,是未来信息产业的着力点。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前行,也将超常规发展。”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去年4月,我省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一批技术领先、引领行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

  要实现目标,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目前,我省已实现光纤宽带与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工业企业宽带平均接入能力超过100M,中小企业专线资费平均降幅达34.1%;IPv6规模部署有序推进,用户IPv6地址分配占比达45%,企业内网络改造加快。

  面对5G时代,我省大力谋划布局5G网络,福州已启动建设国家5G网络试点城市,湄洲岛5G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论证;福州还在全国率先开展NB-IoT规模商用,建成城市管网水漏损大数据治理平台,15万台NB-IoT水表上线运行。

  为夯实工业互联网产业根基,我省还提出实施工业互联网“十百千万”工程,即培育不少于10个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100家以上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不少于100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推动上万家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为此,我省在培育解决方案服务商、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等方面着力。目前,全省已建立起工业互联网资源库,对接优质云资源近百家,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同时,在建成的工业互联网及两化融合项目库中,已有726个入库项目,总投资1415亿元,不少项目与华为、用友、航天云网、东方国信等国内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进行合作。

  发展工业互联网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实体经济。因此,我省将推进企业上云用云作为工作重点,针对企业信息化成本递增、信息化能力不足等痛点,通过学习借鉴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做法,制定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2018—2020年),由省工信厅、数字办分别从上云工业企业和云服务商两端发力,支持企业上云用云。2018年省工信厅、财政厅切块安排2310万元资金到设区市,结合各地配套资金,支持企业上云。

  “福建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还存在典型示范不够突出、企业认识不到位、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亟需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动全省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新生态。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企业级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鼓励中小企业上云,让工业互联网真正为制造业赋能。”省数字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http://fj.qq.com/a/20190415/002291.htm